3月23日,有游客在杭州灵隐寺游览时,竟然目睹了令人心酸的一幕:在寺庙旁的小溪边,工作人员正用钳子不断夹起一只只死去的乌龟,另一只手提着水桶,桶里已经堆满了尸体,可溪水里仍残留不少。最终,他不得不来回多次交易配资网,将这些死乌龟清理掉。
显然,这些乌龟并非自然繁衍而来。如此狭窄的一条溪流根本无法承载大量龟类,更何况大部分都是巴西龟。答案呼之欲出——这是放生的结果。
3月24日,记者前往灵隐飞来峰景区实地探访。表面上,水质清澈见底,鱼群自在游弋,似乎一切如常。然而,灵隐管理处工作人员证实,网络流传的视频确实真实。那天保洁人员正进行日常水质巡检,为防止乌龟尸体腐烂污染环境,才集中打捞。事实上,这类情况并非首次,只是这次被曝光后引发广泛关注。
展开剩余64%工作人员介绍,这些乌龟几乎都是游客购买后放生的温室龟,尤其是外来物种巴西龟。它们在人工饲养环境中长大,适应能力极差。近期杭州天气骤冷,加上山泉水温度偏低,乌龟根本无法生存,因此大面积死亡。对于管理难题,工作人员无奈地表示,随着旅游开放,灵隐景区人流暴增,高峰期单日游客超过五万人,暗中放生的情况根本防不胜防。
许多人对动物习性知之甚少,放生常常盲目——淡水龟被丢进海里,海鳗被放进河水中。存活无望的它们在水边挣扎,而放生者却自以为功德圆满。结果往往是动物大批死亡,污染水质;若有少数侥幸存活,作为入侵物种,它们又会破坏当地生态,甚至携带疾病,成为公共安全隐患。
因此,随意放生并不是积德,而是对生命的亵渎。更令人担忧的是,一些所谓的“放生活动”背后隐藏着利益链条:组织者高价贩卖养殖动物,甚至有人将放生后的动物重新捕捞,再次卖给下一批人,循环牟利。至于如何惩罚违规放生,目前法规尚不完善,若不涉及重点保护物种,执法往往难以落地。
放生的初衷本是善意,但若缺乏科学与理性,结果只会演变为破坏与伤害。真正的善举,应建立在尊重自然规律与生态平衡之上。愿大家都能以更智慧、更温和的方式去守护生命,让美丽的山水长久宁静,也让善意真正落到实处。祝福每一颗善良的心,都能找到正确的出口,绽放更大的光芒。
发布于:山西省嘉汇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